您当前正在浏览:网站首页 > 品牌动态 > 行业资讯 >

12岁男童弑母案,暴力孩子离我们有多远?_美林教育

2019-01-05
据媒体报道,12月2日晚9点半左右,益阳沅江市泗湖山镇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持刀杀害亲生母亲案件。死者陈某,34岁,被人杀死在自家卧室,凶手正是她的儿子吴某,12岁,六年级在校学生。
 
而杀害母亲的原因,是吴某在家中抽烟,被母亲发现后用皮带抽打,男孩不满母亲管教太严,心生怨恨,因此用菜刀,连砍母亲20余刀,导致其母当场死亡。
 
 
作案后当晚,吴某带着2岁的弟弟一直留在家中,他先是拿着母亲的手机假借母亲的名义向班主任请假:“胡老师,吴某明天请假行不,他感冒了”,甚至在外公登门时镇定的撒谎说“我妈去外面了,没在家。”
 
 
案情查明后,吴某仍旧表现得若无其事,他承认自己错了,但不是什么大错,“我又没杀别人,我杀的是我妈。” 
 
 
近日,一部仅有10秒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热议。视频中,广州一名小男孩连续抬脚向自己的亲妈飞踹了5脚,伴随着怒吼,情绪十分激动。从争执的声音,我们发现,小男孩踢打母亲的原因,正是因为他的母亲刚刚想阻止他玩手机。
 
 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还会发现很多小年龄的孩子也会出现打人的现象,不管是跟其他小朋友互动,还是跟爸爸妈妈相处时,似乎都只会用“打人”这一种方式。看似简单的一个打人动作,背后却牵扯出许多的问题来。
 
一个暴力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养成的?
 
 
一开始孩子“打人”的动作,除了上述分析的,其实没有太多意义。当孩子学会用打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时,其实往往是被大人教会的。
 
 
家长功利——重视智力教育,“一分遮百丑”
 
 
在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,人们急功近利,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,选择“智力优先”的原则,只要学习成绩是“一百分”,就能“遮百丑”。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,父母往往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,无论是合理的要求,或是不合理的要求,并且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处处宽容,甚至孩子随意打骂父母,父母也认为是孩子一时任性。
 
 
有时候我们常常看到,两三岁的孩子稍有不满就伸手打父母,父母却从来舍不得动孩子一根指头。孩子和家长玩游戏时,孩子只能赢,不能输。孩子喜欢什么,家长就想方设法送到他们的身边……渐渐地孩子从小在家中养成了“唯我独尊”的习惯,变得自私欲膨胀,丝毫不懂得感恩;再加上现在网络游戏、宣扬暴力的图书、影视等的不良影响,还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孩子,往往会选择以暴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 
 
模仿家长——家长粗暴,孩子用同样方式对待家长。
 
 
父母从来不考虑孩子的自尊,经常当着别人的面打孩子,等到孩子长大的时候很容易使用同样的方法来对付家长。一个从小受父母粗暴对待的孩子说:“我上小学6年级的时候,有一次她打我,我顺手挡了一下,她的表情挺吃惊,还后退了。”15岁的男孩小明说:“从那以后我发现有能力反抗了,他们再来打我,我就打他们。”
 
 
我们很多父母习惯于把子女当做自己的私人财产对待,所以,打骂、体罚子女等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。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,必然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缺陷,长此下去,孩子的报复心理就会产生,到一定的年龄,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不满意时,就会反过来对父母实施暴力行为。
 
 
家长默认孩子的打人行为
 
 
有这样一个故事:
一个5岁半的小男孩,被所有人认定为问题小孩。他从会说“不”那天起,就开始跟妈妈对着干。经常会有危险且糟糕的动作,比如爬到很高的地方,或者把他所到之处,变得一片狼藉。他还会无缘无故打人。这导致小区里其他小孩见到他,都会尽可能避开他。
 
 
后来心理治疗师去跟这个小孩的妈妈沟通时,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。一方面这个妈妈非常配合治疗师的工作。但另一方面,当这个妈妈谈起小男孩的行为时候,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笑容,甚至是骄傲。妈妈的这种下意识的赞赏,悄悄地传递给了孩子。
 
 
孩子虽小但也是知道家长对他的这种行为支持还是反对,家长的这种处理问题的态度,就会让孩子认为家长是默许、支持的,助长孩子继续打人的心理。随着孩子的成长,孩子不但会对自己家人暴力,还会动不动就打别人,习惯性用暴力来解决问题。
 
 
还有一些家长,常用默认式说法回应孩子的粗暴:“不许打脸”有时候我会看到家长对打人的孩子说“轻一点”。叫孩子“轻点打”,等于是告诉孩子“可以打,但不能打痛”。
 
 
家长不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
 
 
许多行为粗暴的孩子往往是没有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,同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。
 
 
我们每天都和各种各样的情绪紧紧地拥抱在一起,孩子也一样。他们都可能经历过纯粹的快乐和满足,也体验过不同形式的恶劣情绪,比如:
有时候会发牢骚、愤怒、生气的时候,不好哄、遇到不好处理的事情容易焦虑、自己睡觉害怕,闹觉、害羞,有时候想把自己躲起来。有的孩子,会去抢其他小孩的玩具、会暴怒;也有的孩子,会攻击其他的小朋友,或者对别人恶劣、尖刻。但也有的孩子把所有的情绪都闷在心底,不知道该如何发泄。
 
 
因为很多父母身上都会有一个习惯性的做法,就是要尽快堵上孩子情绪的出口,缩短面对情绪的过程。当孩子在哭、在有情绪的时候,有的家长是这样处理的,他们会说“你别哭了,你哭什么啊?这有什么可哭的呀?再哭我不爱你了。
 
 
还有的孩子可能会在面对某些情境时比较恐惧,他会知觉到这个情境有害,就产生了恐惧的情绪,然后告诉他的父母,他的父母跟他说“这有什么可害怕的呀,这有什么可恐惧的呀”,就这样一句话,根本就不承认、不允许孩子这样情绪的流露,情绪的释放。
 
 
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有情绪的时候,不是阻止他,而是让这个情绪能够流动起来、流露出来,让他释放出去得以疏解。
 

 
首先,抱紧孩子,给予充分的安全感,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,从而降低了愤怒的感觉。其次,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,可以和孩子说:“我知道你很生气,你愿意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?”这样能避免孩子累积那些说不出的感觉而通过一次愤怒爆发。 
 
孩子打人背后的心理问题是什么?
 
 
其实,当孩子第一次扬起手,作出“打人”的动作时,背后的心理原因并不复杂。具体来说,不同年龄,其打人背后的心理机制也有各自的区分。
 
01
阶段一
 
不会说话之前,用打人吸引父母关注
 
 
孩子在没有发展语言之前的打人,尤其集中在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,是他们在用“打人”引起你的关注。因为他不会说话,他特别想希望你关注他的时候,刚好他的手部动作已经可以支配得很好了,所以这个时候,他就可以用手的语言告诉你,妈妈我需要你关注一下我。
 
01
阶段二
 
1~2岁孩子打人,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
 
 
很多孩子这个阶段打人,是他在表现一种情绪,这个情绪不一定都是负面的,可能是很兴奋的情绪。因此,你会理解为什么有一个词叫“手舞足蹈”。孩子高兴的时候,就是如此。不过,孩子还没有任何边界概念,手部力量也还没有发展好,没有轻重,所以他们就会失控打到你。而你也的确会认为,孩子打人了。
 
 
当然,也有时候,若孩子的情绪是愤怒的,那他这种“打人”,有可能也是在表达一种愤怒的情绪。慢慢地,当孩子的很多需求没有得到父母满足或者回应的时候,也有可能是想做的事情被父母拒绝的时候,会主动发出“打人”的行为。
 
01
阶段三
 
3岁以后打人,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
 
 
3岁到6、7岁的大孩子,他们的打人行为,更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。即孩子极度的渴望,父母能够跟他在一起,去看见他,去感受到他的存在。
 
 
所以,这个时候大人不要对孩子的打人行为上纲上线。比如有的父母会觉得,这孩子有暴力倾向,必须得要好好管管才行。殊不知,对孩子而言,这个时候,孩子能控制的身体范畴也就是他的手,他的胳膊,他的腿。他在用他能够利用的全部力量,在向父母发出一个信号:爸、妈,你们需要关注一下我了。无论是心理上的需求,还是情绪上的变化。
 
 
需要指出的是,每个年龄段,孩子刚出现打人的时候,其实背后的心理原因,基本不出于上述三种情况。但是若父母应对方式不恰当,就会让孩子的打人变得复杂起来,让打人行为固化。
 
让孩子学会尊重,从他第一次动手开始
 
 
第一次打人时制止、立规矩
当孩子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行为时,就要马上纠正孩子,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。并且事后,一定要让孩子亲口对自己道歉。
 
 
适当惩罚:让孩子承担打人的后果
告诉孩子因为刚才他打了妈妈,所以要被关5分钟。一定不要在气头上关孩子禁闭。对孩子的任何惩罚都应该是在自己心情平静的状态下进行。
 
 
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
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,告诉他:虽然我们能理解你现在的愤怒,但是,我们不能接受你企图以动武解决问题的方式。
 
 
父母自我反省:是否常用暴力解决问题
父母的行为往往是孩子的仿效对象。父母要自我反省,自己日常是否也容易以武力来发泄情绪或表达不满?孩子其实是家长的一面镜子。
 
 
利用童话故事等给孩子讲道理
说理引导孩子有些要求是无理的或不能满足的,应赶紧利用童话、故事等方式,给孩子讲清道理,这常常可以避免孩子犯拧。
 
 
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
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,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。不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与成绩,真正做到关心孩子的内心,理解支持孩子。
  
在美林,我们这样处理孩子的暴躁情绪
 
 
情绪教育始终是美林教育理论和课程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,为此我们专门面向教师开设了幼儿情绪管理培训课,对幼儿消极情绪解决策略进行详细探究。我们相信,好的幼儿教师,会把孩子每次消极情绪的出现,看作是一次重要的教育契机。下面的图片就是我们在解决孩子冲突时所提出的解决策略。 
 
 
首先,我们会理解接纳幼儿的消极情绪,肯定幼儿的心理感受,用拥抱、爱抚等方式缓解幼儿情绪;
 
 
其次,通过给幼儿的情绪命名,引导和帮助幼儿对自己的情绪体验产生正确认识;
 
 
再次,我们会针对孩子的暴躁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批评,引导孩子一起界定行为界限;
 
 
然后,了解幼儿情绪产生的原因,假如幼儿自己难以用语言表达,那么可以尝试帮助幼儿说出来;
 
 
最后,与幼儿一起想办法,帮助幼儿解决引发消极情绪的问题。
 
 
美林教育看来,孩子的消极情绪是一种正常的需求反应,对孩子进行情绪教育是每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我们的家长也应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和实践的积累中,抓住每一次情绪教育的契机,将通常会引起成年人焦虑和反感的幼儿消极情绪行为,视为进行幼儿情绪教育的重要机会,促进孩子情绪的健康发展,培养出阳光健康的小宝贝。
 
 
让我们为孩子的快乐人生一起努力吧!
 

美林教育学生网页设计